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根据《凡尔赛条约》的严苛规定,被迫向战胜国支付一笔巨额赔款。这笔沉重的赔款如同一块巨石压在德国民众的心头,带来了深深的屈辱与愤怒。更让人绝望的是,这笔赔款的数额如此庞大,以至于平均分摊到每一个德国人身上,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那时的德国通货膨胀极为严重,买一个普通的面包竟然要花费高达五十万马克,人们推着装满钞票的小推车,换取的却只是极其有限的一小块面包,生活的艰难可见一斑。
在当时许多德国人心中,敌军从未真正踏足德国本土,这样的失败让人难以接受,也极大地冲击了民族的自尊。无处释放的耻辱感和愤怒积聚成了强烈的情绪洪流,而这股情绪很快找到了出口——他们将矛头指向了推翻皇帝、签订屈辱条约的现任政府。被战败和苦难折磨的德国人,把所有的不满都倾泻在了政府身上,认为正是这群“卖国贼”害了德国。
生活的压迫感、战败的耻辱以及对政府的怨恨交织成一股强烈的德意志民族主义浪潮,迅速席卷了整个国家。德国人民迫切需要一个能够带领他们摆脱困境的领导者,而这个时候,一位极具号召力的“超级演说家”赫然登场。作为曾经的德军士兵,希特勒始终将战败归咎于政府的“背叛”,他认为德国真正的敌人其实是国内那些暗中捅刀的卖国者。空无一物的他,从此心中埋下了深深的怨恨。
展开剩余69%希特勒被派去调查一个名为“德国工人党”的小型政治团体,然而他的演讲天赋被该组织成员们迅速发现。在众人的热情邀请下,他最终加入了这个党派。凭借其卓越的口才和激烈的演说,希特勒很快激发出了强大的号召力,吸引了大量追随者和狂热信徒。他的激进主张为陷入绝望的德国人点燃了希望的火焰。最初仅有54名成员的这个小团体,逐渐发展成为在德国拥有极高威望的纳粹党。
为了夺取政权,希特勒曾试图通过暴力政变来实现目标,但纳粹党的啤酒馆政变以失败告终,希特勒本人也被捕入狱。然而,在狂热支持者的帮助和压力下,他最终只被关押了九个月。这次政变虽然失败,但却让希特勒一举成名,成为许多德国人眼中的民族英雄。出狱后,德国经济短暂好转,人民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在温饱问题得到缓解的情况下,人们更渴望稳定和平的生活,纳粹党的极端主张因此一度被边缘化。
正当人们渐渐淡忘希特勒时,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爆发,德国再次陷入深重的贫困与混乱之中。正是这场危机为希特勒带来了东山再起的机会,他借助这股东风,使纳粹党重新焕发生机。经历过前一次失败的教训,希特勒明白,武装政变已不再适用,他开始筹划一条看似理性却极具策略性的夺权路径。这一次,他选择了民主选举这条道路。
当时德国总统兴登堡地位显赫,希特勒不可能直接击败他。明智的希特勒将目光转向了总理职位。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宣传与政治操作,希特勒成功登上了总理宝座。兴登堡虽意识到希特勒的野心和残暴,但他只能通过内阁限制其权力。然而,距离权力巅峰只有一步之遥的希特勒绝不会轻易罢休,他迅速谋划反击之策。
他清楚国会中反对声音巨大,既然无法赢得他们的支持,便要设法让他们“闭嘴”。不久,震惊全国的“国会纵火案”爆发,希特勒利用这次事件指责反对党制造混乱,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由,迫使兴登堡签署了“保护人民和国家的总统法令”。这条法令使希特勒合法逮捕了大量反对派人士,包括国会议员。
在1933年3月23日的国会投票中,希特勒凭借铁腕手段几乎清除了所有政敌,顺利获得了立法权,得以随意制定法律和修改宪法。兴登堡虽看穿了希特勒的阴谋,却已无力回天,甚至被逐渐架空,失去了实权。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顺理成章地攀上了权力顶峰,集中央政权于一身,解散了除纳粹党外的所有政党,实现了德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权力高度集中。
上台后的希特勒,从经济、政治到文化各方面全面推行纳粹统治,建立起铁腕独裁政权,将德国民众牢牢绑在他的战车上,使他们为其无条件效忠。然而,谎言终有揭穿的一天。希特勒精心塑造了“为国为民”的形象,但实质上他是一位极权的法西斯独裁者。在他的统治下,德国乃至全世界都被战争的火焰吞噬,无数生命被残酷夺去。最终,这位善于煽动情绪的独裁者,也不得不为自己的暴政付出生命的代价。
关于希特勒的崛起,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想了解更多精彩故事,欢迎点击头像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发布于:天津市旺源配资-在线配资论坛-股票杠杆的平台-加杠杆炒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